基础判定能力

2019年9月12日首发于新浪博客


基础判定能力


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极度自私自利的人,我们会说他们好坏不分、是非颠倒。



我们对他们做这种评价的原因是他们凡事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在他们看来符合逻辑的事情,我们看来就很荒谬了。



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人,他们做事能够以人群的利益为出发点,比如以单位、国家、人类整体为出发点。如果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他们,其实他们所作所为往往更荒谬,而危害也更大。



辅佐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管仲曾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作为“以天为本”的对立面而被提出来的,它是为了迎合大国争霸而进行的思想层面的变革。这个变革使中华迅速进入战国时代,然后又陷入了两千多年盛衰交替、治乱更迭的不尽循环当中。近代西方“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思潮泛滥,与当年“以人为本”思想泛滥如出一辙。



其实”以人为本“的提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这个提法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错误。



古人的天泛指天地间芸芸众生以及承载芸芸众生的山地平原海洋湖泊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人只是这个系统极小的一部分,人类不具有成为这个系统“根本”的资格和能力。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只有以这个系统为本,人类通过维护这个系统的有效运行来实现自身的延续性。即首先是“天行健”,然后是“君子自强不息”。两者结合,人类才有未来。人类所有的努力都应该围绕着“天行健"这个核心来进行。



那种把人作为根本,把“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来作为逻辑出发点的做法只能让人类陷入绝境。



人类有一些基本的判定能力,比如真假、贵贱、好坏、美丑、香臭、荣辱、黑白等等。这些判定能力是人类和人类的先祖在“以天为本”的基础上经过千百万年才形成的,这些判定能力是人类宝贵的能力和财富,它们也是人类继续存在下去的保证。人类在实践中进行判断的逻辑过程是相似的,但由于实践受益对象选择不同,结论却往往不同。人类实践受益对象是由爱来决定的。即一个人深深热爱和眷恋的人和事物就是这个人实践的受益对象。



以美丑的判定为例。一个深爱自己 的人会觉得豪宅大院豪华装潢是最美的,住在豪宅内才能对得起尊贵的自我。而一个深爱着芸芸众生的君子会认为天地间万物勃发的景象是最美的。他们会由衷地感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以荣辱为例。一条大河,把他截成许多段,然后进行蓄水发电,造福人民。于是修筑大坝的人深以为荣。可是大河被截断,上下游依附大河而生存的芸芸众生却遭到灭顶之灾。这是人类做的最耻辱的事情,到底何荣之有?



再以贵贱为例。现在的GDP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而形成的,GDP只是一个单维评价体系,而真正的评价体系应该以芸芸众生为核心而形成 的多维评价体系。在多维评价体系中,平掉一个池塘而修建一个住宅楼,这个极为不等价的。尤其是现在,有多少年老的夫妇住着一百平方米的住宅,而他们去后这个住宅还不知道将来谁会来住,因为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人数在递减。在这样的情况下再用池塘换住宅楼就更不等价了。这不是一对一的交换,这是一百万对一的交换。



实践受益对象是进行基础判定的核心。我们做事情,到底谁受益?是我?我们?还是芸芸众生?



“以人为本”和“以天为本”是相互对立的。人类只有找回并坚守“以天为本”,“天道”才能伸张,“天良”才会永固,“天德”才会深浸人心,而人类才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基础判定能力而得以长存。

金光年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Two e-books 两本电子书

卦爻日历

The three anxieties of human be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