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隔绝,三维联通
《易经 系词》中说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上述这段话不像是当时人所写,它应该是流传于远古,《易经 系词》后来将其摘录。这段话告诉我们人要同自然紧密相处,然后人才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那些细微的变化。而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连通神明之德,领悟万物之情。
这段话中的包牺指的就是伏羲,只不过在虞夏万国时代,很多国家都在传颂着伏羲的恩德,因此伏羲名字的音被传了下来,而却没有文字记载。等到有了文字的时候,伏羲在各国中的写法就不一样了。
伏羲在中国被认为是人文始祖,我相信中华始祖应该早于伏羲时代,可为什么伏羲被后世记住而又被尊为始祖呢?
原因就是伏羲创立的八卦系统,这个系统精确地描绘了天地的运行,它能够帮助当时的人们准确预报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华夏民族掌握了八卦这个先进工具,因而同其它民族相比具有了巨大的生存优势。华夏民族最终能够生存下来而后又得到长足的发展,八卦系统功不可没。
在过去的四百年中,以太理论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被科学界主流所认可。以太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两个,一个是光是以太上的振动,第二个是力是通过以太传递的。既然力是通过以太媒介传递的,那么太阳和木星之间一定有一条大型的能量线。我们地球每年都要从近处经过这条能量线,这条浩荡的能量线能否对地球产生影响呢?
伏羲氏人群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了日木线、日土线和银日线强大的威力,并找到了它们相对位置和当地气候、山火等等自然灾害的关系,因此他们设计了八卦系统来把这种关系精确地对应起来。
八卦目前在科学界被认为是伪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它甚至是非常强的贬义词。我认为这是对华夏先祖的侮辱。
从我设计卦爻日历的经历中,我认为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什么是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呢?通俗来讲就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的状况。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你对他们要有极强的关爱之心。自然界动植物的一生一死、一枯一荣都会在你的内心深处荡起波澜。当你处于这种境界时,你就会连通神明之德,万物之情。
《易经 系词》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神明之德的核心就是生,万物之情的核心也是生。万物之情就是天下的芸芸众生对生的渴望。我相信当年伏羲氏通晓了神明之德,所以他们才能够从一虫一草这些最脆弱的动植物的角度去感受天地的变化,从而得以发现天体位置与自然灾害的微妙关系。
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已经同天地之德相隔绝。人们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也变得越来越扭曲。现代人竟然对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量子物理这样的奇谈怪论深信不疑。一个电子质量的有效数字竟被算到了小数点后的十位,这可能吗?
人类应该找到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基本逻辑能力会逐渐回归。当人类在某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的时候,有一种机制会引导着人类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我认为二维隔绝、三维连通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所说的二维隔绝是指在地球表面上,人类的活动区域应该相互隔绝。人类定居点之间并没有公路和铁路相连。这样有一个好处是人类定居点相互隔绝了,那么芸芸众生的活动范围就连成一片了。这样芸芸众生会逐渐回到远古时代的状态,它们会重新进入到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现在芸芸众生被隔绝在各个孤岛中,等待它们的只有灭绝。
人类处于生物圈之中,生物圈中的芸芸众生同生物圈中的气候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物圈中的生物比如细菌等完全灭绝了,地表就会极端天气频发,地表甚至会如同火星和金星表面一样。这是我在三十年前求学时老师教给我们的观点。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观点如今却见不到了。
由于人口的暴增与工业化,地表的生物环境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有些国家掘地百米去找水,导致的后果是地表河流湖泊干涸,然后软植层消失,随后动植物种群开始消失,然后气候开始失常。
人类其实是很脆弱的,人类最大的危险在于无法区别生与死。当有一天人类无法理解生与死的时候,人类就走到了终点。人类想要保持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唯一的方法就是人类同芸芸众生和谐地共存。人类融于芸芸众生之中,天地的大德就会流淌进人类的心灵,人类于是就获得了生的能力。
只有食物供给而与芸芸众生相隔绝,人类三代而亡。
人类今后应该尽量使用雨水稀少的沙漠和荒漠地区作为居住和工业用地。雨水充沛平坦肥沃的地方要尽量留给芸芸众生,让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去蓬勃发展。少量肥沃的土地可以用作农业用地。
以太理论极为擅长推动技术的进步,在十九世纪,以太理论的学者和工程师进行了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报、电路、直流电交流电系统等伟大发明,在二十世纪,在这些伟大发明的基础上,集成电路和互联网等技术又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十七世纪,以太理论大师惠更斯发表了向心加速度公式,这个公式加上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为人类宇航技术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二十一世纪初,当以太理论再次回归的时候,人类技术又会再一次实现飞跃。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便利的宇宙航行。人类新型的飞行器会提取地球、月球、太阳和其它行星内的能量来实现星际飞行。
人类在地表虽然实行二维隔绝,但新技术会实现人类社会在三维上的联通。
二十一世纪的技术革命对人类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人类如果不能明白天地的大德,如果不能同芸芸众生一起走向未来,那么人类会很快走向终点。人类现在还有很多基础的判定能力,比如美丑、贵贱、黑白、香臭、好坏、真假等,这些能力都是在以芸芸众生为实践受益对象的基础上得到的。如果芸芸众生不存在了而只剩人类自己,那么这些判定能力会很快消失。失去了基础判定能力,人类也就失去了未来。
金光年
上述这段话不像是当时人所写,它应该是流传于远古,《易经 系词》后来将其摘录。这段话告诉我们人要同自然紧密相处,然后人才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那些细微的变化。而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连通神明之德,领悟万物之情。
这段话中的包牺指的就是伏羲,只不过在虞夏万国时代,很多国家都在传颂着伏羲的恩德,因此伏羲名字的音被传了下来,而却没有文字记载。等到有了文字的时候,伏羲在各国中的写法就不一样了。
伏羲在中国被认为是人文始祖,我相信中华始祖应该早于伏羲时代,可为什么伏羲被后世记住而又被尊为始祖呢?
原因就是伏羲创立的八卦系统,这个系统精确地描绘了天地的运行,它能够帮助当时的人们准确预报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华夏民族掌握了八卦这个先进工具,因而同其它民族相比具有了巨大的生存优势。华夏民族最终能够生存下来而后又得到长足的发展,八卦系统功不可没。
在过去的四百年中,以太理论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被科学界主流所认可。以太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两个,一个是光是以太上的振动,第二个是力是通过以太传递的。既然力是通过以太媒介传递的,那么太阳和木星之间一定有一条大型的能量线。我们地球每年都要从近处经过这条能量线,这条浩荡的能量线能否对地球产生影响呢?
伏羲氏人群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了日木线、日土线和银日线强大的威力,并找到了它们相对位置和当地气候、山火等等自然灾害的关系,因此他们设计了八卦系统来把这种关系精确地对应起来。
八卦目前在科学界被认为是伪科学,在日常生活中它甚至是非常强的贬义词。我认为这是对华夏先祖的侮辱。
从我设计卦爻日历的经历中,我认为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什么是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呢?通俗来讲就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的状况。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你对他们要有极强的关爱之心。自然界动植物的一生一死、一枯一荣都会在你的内心深处荡起波澜。当你处于这种境界时,你就会连通神明之德,万物之情。
《易经 系词》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神明之德的核心就是生,万物之情的核心也是生。万物之情就是天下的芸芸众生对生的渴望。我相信当年伏羲氏通晓了神明之德,所以他们才能够从一虫一草这些最脆弱的动植物的角度去感受天地的变化,从而得以发现天体位置与自然灾害的微妙关系。
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已经同天地之德相隔绝。人们对宇宙自然的认识也变得越来越扭曲。现代人竟然对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量子物理这样的奇谈怪论深信不疑。一个电子质量的有效数字竟被算到了小数点后的十位,这可能吗?
人类应该找到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的基本逻辑能力会逐渐回归。当人类在某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的时候,有一种机制会引导着人类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我认为二维隔绝、三维连通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所说的二维隔绝是指在地球表面上,人类的活动区域应该相互隔绝。人类定居点之间并没有公路和铁路相连。这样有一个好处是人类定居点相互隔绝了,那么芸芸众生的活动范围就连成一片了。这样芸芸众生会逐渐回到远古时代的状态,它们会重新进入到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现在芸芸众生被隔绝在各个孤岛中,等待它们的只有灭绝。
人类处于生物圈之中,生物圈中的芸芸众生同生物圈中的气候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物圈中的生物比如细菌等完全灭绝了,地表就会极端天气频发,地表甚至会如同火星和金星表面一样。这是我在三十年前求学时老师教给我们的观点。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观点如今却见不到了。
由于人口的暴增与工业化,地表的生物环境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有些国家掘地百米去找水,导致的后果是地表河流湖泊干涸,然后软植层消失,随后动植物种群开始消失,然后气候开始失常。
人类其实是很脆弱的,人类最大的危险在于无法区别生与死。当有一天人类无法理解生与死的时候,人类就走到了终点。人类想要保持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唯一的方法就是人类同芸芸众生和谐地共存。人类融于芸芸众生之中,天地的大德就会流淌进人类的心灵,人类于是就获得了生的能力。
只有食物供给而与芸芸众生相隔绝,人类三代而亡。
人类今后应该尽量使用雨水稀少的沙漠和荒漠地区作为居住和工业用地。雨水充沛平坦肥沃的地方要尽量留给芸芸众生,让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去蓬勃发展。少量肥沃的土地可以用作农业用地。
以太理论极为擅长推动技术的进步,在十九世纪,以太理论的学者和工程师进行了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报、电路、直流电交流电系统等伟大发明,在二十世纪,在这些伟大发明的基础上,集成电路和互联网等技术又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十七世纪,以太理论大师惠更斯发表了向心加速度公式,这个公式加上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为人类宇航技术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二十一世纪初,当以太理论再次回归的时候,人类技术又会再一次实现飞跃。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便利的宇宙航行。人类新型的飞行器会提取地球、月球、太阳和其它行星内的能量来实现星际飞行。
人类在地表虽然实行二维隔绝,但新技术会实现人类社会在三维上的联通。
二十一世纪的技术革命对人类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人类如果不能明白天地的大德,如果不能同芸芸众生一起走向未来,那么人类会很快走向终点。人类现在还有很多基础的判定能力,比如美丑、贵贱、黑白、香臭、好坏、真假等,这些能力都是在以芸芸众生为实践受益对象的基础上得到的。如果芸芸众生不存在了而只剩人类自己,那么这些判定能力会很快消失。失去了基础判定能力,人类也就失去了未来。
金光年
评论
发表评论